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民生为本筑安居,济宁绘就幸福生活新图景

今年以来,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始终把民生福祉放在首位,聚焦住房保障、物业管理、人居环境改善等群众关切领域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农村危房改造,是守护群众安居的 “底线工程”,更是温暖民心的“民生工程”。济宁市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审核公示制度,市级强化一线督导,推动各县(市、区)遵循“安全为本、农户主体”原则,确保改造质量。对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实施全覆盖动态监测,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与镇街、村、帮扶责任人联动责任体系,实现住房安全问题“发现即整改、动态清零”。2025年以来,累计争取国家、省级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604 万元,稳稳托举起百姓 “安居梦”。

老旧小区改造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济宁市2025年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08个,目前全部完成立项,106个项已开工(开工率98.14%)。改造全程贯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理念,各县(市、区)至少开展两轮居民意见征询并公示方案。为加速项目落地,创新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压茬推进手续办理、协调专营单位提前介入设计、抢抓施工节点等措施加速项目落地,同步推进拆违拆临,让老旧小区 “旧貌换新颜”。资金保障方面,已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3.97亿元(含全省第3位的城市更新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2.76亿元),获批地方政府债券1.95亿元,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坚实资金支撑。

聚焦低保家庭、新市民等重点群体住房需求,济宁市精准落实保障性住房政策,累计发放租赁补贴2677户、资金1124.56万元,惠及低保家庭、新市民等群体。以数字化改革赋能服务升级,创新推行 “线上申请+大数据联审” 服务模式,将租赁补贴纳入“公租房全链条网上办”,打破婚姻、低保、不动产等数据壁垒,实现后台自动调取信息、“0证明”办理。民政、公安等多部门依托平台“并联审查”,资格核查全流程用时由6个月压缩至10分钟,大幅提升服务效率。

物业服务连着千家万户,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济宁市深入实施物业提质行动,2025年计划完成物业企业项目经理培训2000人次、物业企业一线人员培训20000人次。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经理培训4800余人次、一线人员21000人次,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市县物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物业服务企业分级分类、分重点开展行业人员培训,组织全市1290名项目经理开展应知应会知识和技能普训普考,联合行业协会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护、服务提升和防汛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开展 “能量课堂” 进县市区活动,全方位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深化 “红色物业” 建设,组织项目经理赴高新区森泰御城上院、鱼台县展浩物业等先进单位对标学习、交流经验,以典型引路推动物业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济宁市住建局将始终坚守为民初心,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民生工作,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居住环境品质、优化基层服务效能,让安居梦照进更多群众生活,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浓厚民生温度。

来源:齐鲁壹点

0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上一篇:这个成绩,今天可以查了!

网友留言评论(0)
验证码: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