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事关秋收秋种!科学抗湿、应变播种

9月以来,我区出现多轮降雨天气,造成土壤过湿,少部分地块出现积水,收获机械无法下地作业,不能及时收获,对土地耕翻和小麦播种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即将进入小麦播种的关键时期,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生产形势,现制定以下秋收秋种抗湿应变技术意见。

一、抢时收获。要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机耕服务队的作用,加快机收进度,提高机收质量。对土壤湿度偏大、机械能够进田的地块,抢抓晴好天气,采用履带式收割机或改进的适宜机械抢时收获。对低洼积水、机械无法进田的地块,要尽快疏通沟渠排水,开挖深沟沥水,组织动员人工收获,确保应收尽收早收快收。

二、及时晾晒烘干。持续阴雨天气对玉米产量品质将造成一定影响,要最大程度利用现有晾晒场所,尽可能多地开放现有晒场、文化广场、村委会等各类空旷场地,在不影响生活工作秩序的前提下,供农民晾晒玉米。要充分利用现有烘干设备进行集中烘干,确保玉米品质。引导农民在自家朝阳通风处,搭建临时铁丝“玉米囤”储存玉米,尽最大努力减少玉米损失。

三、抢时耕翻整地。天气转晴后,农户根据实际,因地制宜抢时耕翻或者进行旋耕,旋耕地块要注意提高秸秆还田质量,秸秆粉碎长度在5厘米以下,旋耙2~3遍,深度15~17厘米,保证玉米秸秆掩埋与土壤的混合效果。

四、抢时播种。在宁早勿晚、抢抓农时的前提下,当土壤相对含水量达70%—75%时抢时播种;根据播期确定播量,在10月18日之后播种,每晚播一天,亩播量增加0.5公斤。对田间积水、土壤湿度过大、短期无法散墒整地的地块,坚持“四补一促”的晚播小麦应变技术,选用早熟品种、以种补晚,提高整地质量、以好补晚,适当增加播量、以密补晚,科学增施肥料、以肥补晚,加强田间管理、一促到底。 

五、早抓田间管理。部分地块土壤过湿,整地播种质量难以保证,同时播期明显拉长,易导致小麦苗情复杂,加大田间管理难度。要及早进行田间管理,形成冬前壮苗,保苗安全越冬。由于田间土壤湿度较大,增加了病虫草害发生的风险。坚持预防为主,针对主要病虫害,科学选用药剂,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减轻小麦苗期病虫害发生基数。


0

下一篇:70位!公示!

上一篇:公开征求意见!事关济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网友留言评论(0)
验证码: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