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好消息!济宁将在每个县(市区)建设1处实习实训基地

职业教育活动周于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今年济宁市第七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已经启动,以“技能: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以职业院校学生为主体,重点宣传“技能成就出彩人生”“技能服务美好生活”“技能支撑强国战略”发展理念,向全社会展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全力营造国家尊重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建设氛围。

济宁全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情况: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指明了济宁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

4月12日至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习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习总书记对职业教育表达了“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对加快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作出重要指示,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把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新旧动能准换、推动更高质量就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途径。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济宁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市教育局、市委编办、市人社局联合印发《济宁市关于落实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的实施意见》、《济宁市职业院校专任教师考察招聘实施办法》等,这一系列部署和举措,有力推动了我市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济宁市职业教育发展呈现新局面

加大财政投入,经费保障迈上新台阶。济宁市进一步完善财政教育投入机制,健全生均拨款制度,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高职学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技能大赛、课程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逐年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学费全部免除,实行国家资助政策,减轻了很多家庭的经济负担,让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温暖。

推进资源整合,学校建设取得新进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职业院校21所,其中高职院校3所,中职学校18所。 占地面积4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9万平方米。实训设备价值6.8亿元。教职工5538人,在校生9.8万人。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获批为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等4所学校获批为国家示范学校;曲阜中医药学校等3所学校获批为省示范学校; 金乡县职业中专等12所学校获批为省规范学校。

持续改革创新,教育教学呈现新气象。多所学校开设的专业获批开展对接高等院校“3+2”、“3+4”贯通培养工作,初步构建了中高职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近五年,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市共荣获国赛金牌3枚、银牌9枚、铜牌5枚,省赛金牌16枚、银牌30枚、铜牌60枚。特别是在2020年我市荣获省赛金牌6枚,取得历史性突破,位居全省并列第四名。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曲阜中医药学校获全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组建了机械制造等8个职教集团。“十三五”期间,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合格毕业生12万人。

优化专业设置,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按照“学校围绕市场转,专业围绕产业转,人才围绕需求转”的要求,结合我市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统筹调整设置专业,形成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品牌纷呈的专业体系。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中职品牌专业19个,市级中职品牌专业27个,示范专业52个、规范专业27个、合格专业55个,新增专业35个。

健全培训机制,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邀请多位职教专家,培训骨干教师达1000人次。 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607人、省级培训1655人、“能工巧匠进校园”项目86个。 共评出杏坛名师6人、市级特级教师5人、济宁名校长2人、齐鲁名师4人、齐鲁名校长1人、市级名师工作室7个,省级名师工作室8个。

加强职教宣传,社会影响力得到新扩大。 近年来,我市坚持立体化、全方位宣传职业教育工作,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转变重学历轻技能、重脑力轻体力、重普教轻职教等观念,将优秀中职毕业生就业创业事迹作为宣传的亮点,让家长走进职业学校,让社会了解职业教育,营造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舆论氛围,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把握关键,突出重点,努力推进我市现代职业教育再上新水平

山东是全国首个部省共建职教高地落地的省份,教育部对我省的部署是“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我市职教高地建设列出了40项具体任务清单,很多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为确保职教高地建设取得新突破、新发展,让职业教育“长入”经济、“汇入”生活、“融入”文化、“渗入”人心、“进入”议程,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推进以下任务:

把握关键,推进特色院校布局形成服务区域发展合力。 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类型,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2020年在编制《济宁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过程中,我们对接济宁产业布局,谋划建立支撑区域发展的职业教育新布局。 在济宁市主城区选址规划建设综合性、多功能的济宁大学城(济宁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园区),建设济宁市公共实训基地、济宁新城大学科技园、济宁健康护理学院、济宁市工商职业学校等。 每个县(市区)建设1处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

突出重点,推进特色专业设置凝聚错位发展活力。 专业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反应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 在总结多年专业建设经验基础上,形成了错位发展思路,增强了专业设置与本地产业发展吻合度。 着力打造的特色专业(群)包括: 基于新兴产业发展设置新兴专业,完成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任务; 基于支柱产业发展打造骨干专业,重点建设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嘉祥县职业中专机电技术应用等专业; 基于传统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专业,如鱼台县职业中专焊接技术等专业。 引导职业院校在重点建设专业集群的基础上,将专业群打造成区域资源统筹的人才培养共同体。

攻克难点,推进特色区域文化引领提高职业院校发展效力。 区域文化是因地理环境和民族特点所呈现的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济宁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独一无二、地域优势得天独厚。 经过全市教育系统多年的共同努力和扎实探索,我市基本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路径,取得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成绩和经验。 济宁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儒家文化与鲁班工匠精神传承创新资源库项目,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构建的优秀传统文化“12345”育人新模式等等,正在区域文化的百花园中生根、开花、结果。 通过“十四五”期间工作的努力,争取在育人模式创新、工匠精神培育、传统技艺传承、典型经验成果等方面,打造济宁特色,形成山东样板,争创全国品牌。

今后一个时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勇往直前、争先进位,为孔孟大地的美好明天,为890万济宁人民的幸福生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以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巩固优势、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擦亮“济宁职教”靓丽名片,打造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0

下一篇:定了!济宁所有乡镇将严查违法超员和违法载人行为

上一篇:实名曝光!济宁这5人被终生禁驾

网友留言评论(0)
验证码: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