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关注 > 正文

送电成功!济宁百亿外资项目冲刺年底投产

10月29日,济宁鱼台年产60万吨莱赛尔纤维项目110千伏赛得利变电站验收送电成功。强劲的电流奔涌而入,为这个总投资110亿元的全国重点外资项目冲刺年底投产按下“快进键”。

由新加坡金鹰集团实控公司赛得利集团投资的年产60万吨莱赛尔纤维项目,不仅是全国重点外资项目和山东省重大实施类项目,更是济宁市新材料产业的“强链”工程。项目分两期建设4条世界单线体量最大的15万吨生产线,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产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莱赛尔新材料生产基地,为济宁市乃至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项目推进的各个阶段,供电公司的‘一对一’跟踪服务从未缺位。”赛得利(山东)纤维有限公司公共事务经理赵化冲说。早在企业表达投资意向时,国网济宁供电公司便主动上门对接,详细介绍办电流程,提供初步供电方案,为项目顺利落地打下基础。项目确定落户后,为精准测算两期工程的庞大用电负荷,供电服务人员打破地域限制,专程赶赴江苏如皋、溧阳的赛得利成熟工厂,实地采集负荷特性与运行数据,为后续接网方案编制筑牢了“数据基石”。

2024年11月,年产60万吨莱赛尔纤维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动工建设。为项目配套的110千伏赛得利变电站规划也很快确定,报装用电容量高达75兆瓦,年用电量约4.8亿千瓦时。如此巨大的用电需求,加上紧张的工期,让供电保障面临严峻考验。

首要难题是电源接入点匮乏。项目所在地鱼台县域内,现有电网资源难以满足接入需求。面对这一困局,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向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汇报,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超规模扩建间隔”方案——在220千伏鱼台变电站内紧急增容,扩建110千伏间隔,专门为该项目提供一路可靠电源支撑。该方案最终规划新建2台75兆伏安主变压器,从根本上保障了项目的高可靠性用电需求。

方案敲定后,速度成为关键。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鼎力支持,为220千伏鱼台变间隔扩建工程开启“绿色通道”,实现各环节无缝衔接。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则组建精干团队挂图作战,从今年 6 月工程开工到 9 月 22 日竣工投产,仅用约 3 个月就完成了常规同类项目半年的工程量,跑出了电网建设的“加速度”。

让项目早用电、用好电,光有电网硬件的“硬支撑”还不够,更需要服务流程的“软优化”。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创新打造“儒意电・济速办”重大项目专属服务模式,为莱赛尔项目量身定制保障方案。实施“项目长”负责制,抽调营销、运检、调度等专业骨干组成柔性服务团队,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建立“日调度、周通报、现场会”机制,高频次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问题;配备专属客户经理定期驻点,精准指导企业办电流程与内部用电计划编制;建立“契约式”推进机制,按节点发送《项目建设提醒函》,协同客户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确保双方步调一致。

然而,项目用电并非一帆风顺。8月13日,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在现场核查中发现,受多重因素影响,客户原定9月30日送电的目标难以实现。国网济宁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向项目建设专班、鱼台县政府建设指挥部及客户发出《提醒函》,精准指出问题症结,促请政府协调解决线路建设中的堵点,并建议客户加快自身变电站建设进度。随后,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又多次组织召开电力保障对接会,与客户就送电计划及验收程序进行面对面沟通,集中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10月16日,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完成客户变电站预验收。10月22日,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同步完成客户变电站与110千伏外线工程最终验收,为顺利送电扫清了所有障碍。

莱赛尔纤维项目的顺利接电,是国网济宁供电公司以一流电力保障护航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坚持电网建设与服务升级“双轮驱动”,持续锻造可靠供电的“硬实力”与优质服务的“软环境”。2020年以来,累计投运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4座,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上线路3803千米,新增变电容量427万千伏安,大幅提升区域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在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方面,打造“儒意电•济速办”电力营商环境服务品牌,推出“宜商济宁、能源先行”电力服务十项举措,建立“一项目一专班”机制,为13个省市重点项目提供“入驻即接电”服务,全力保障重大项目早用电、用好电。

0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上一篇:“公交 + 商业”无缝衔接!济宁首个公交场站TOD亮相太白湖新区

网友留言评论(0)
验证码: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