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济宁高新区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重要抓手,数字终端产业集群是全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力量。近期,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第二批山东省数字产业集群名单,全省15个集群上榜,济宁高新区数字终端产业集群成功入选,成为全市唯一上榜的集群,标志着高新区在数字经济领域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双核驱动
打造全链条产业体系
济宁高新区数字终端产业集群以“大数据(软件及系统集成)+物联网(数字终端制造)”为双核驱动,打造了覆盖“原材料-元器件-模组-终端-服务”的全链条产业体系。这一模式不仅促进了数据要素与实体制造的深度融合,也为区域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在大数据领域,集群依托华为山东大数据中心、宁华大数据公司等核心载体,提供云存储、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服务,有效支撑了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同时,通过引进大数据企业与解决方案提供商,不断激发产业创新活力。物联网产业方面,集群聚焦数字终端制造,广泛涉及移动数字终端、汽车电子、无人机、可穿戴设备、传感器、显示屏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从上游材料到中游模组再到下游终端的完整产业链,增强了集群的抗风险能力。

细分领域深耕
企业矩阵日益壮大
集群在半导体材料、光电器件、通信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细分领域持续深耕,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集群内已有175家企业,涵盖了科创板排队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以及规上企业,形成了多层次的企业矩阵。济宁高新宁华大数据有限公司通过运营华为山东大数据中心,为区域数字经济提供了坚实的算力支持;莱尼电气系统(济宁)有限公司作为国际知名企业在华的重要基地,专注新能源汽车线束制造,带动了本地配套企业的协同发展。

政策与科研双赋能
激发创新活力
作为全区重点打造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济宁高新区数字终端产业集群先后获评“国家火炬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级北斗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集群建设被列为省、市重点工程。数字经济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了“大集群、小集聚、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培养了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产业带动支撑作用开始逐步显现。 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集群实现了5G网络和光纤的全覆盖,华为数据中心提供了超过700PB的云存储能力。同时,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济宁分院等科研平台的入驻,为集群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链协同高效
优质项目集聚发力
集群内企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了高效的产业链闭环,提高了整体运营效率。此外,华付人工智能产业基地项目、宁华大数据济宁高新区工程机械产业大脑平台建设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的入驻,进一步增强了集群的发展动力。近三年,集群内企业新增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数量显著增长,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升,创新实力不断增强。

专业园区提质增效
构筑产业示范高地
为推进产业集聚和升级,济宁高新区建设了数字终端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园区配套设施健全;园区二期厂房主体正在规划建设中,将重点布局无人机、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生产线。园区采取“孵化+加速+上市”的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和支持,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下一步,济宁高新区持续强化创新引领与产业协同,进一步优化发展生态、提升集群能级,全力将数字终端产业集群打造成为淮海经济区科技、高效、生态的数字终端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数字终端特色产业示范园区。
来源:济宁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