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县区直达 > 正文

优化国土空间,加快土地供应!济宁汶上县“四力”助推全链条土地要素保障

近年来,汶上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围绕“项目为王”发展理念,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绕项目转”导向,抢抓政策新机遇,成立服务工作专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创新要素保障机制,深入开展攻坚行动,做到批地、规划、供地无缝对接,打出了土地要素保障“组合拳”,有力推动了一批省市县重点项目落地建设。

01

加强规划引领支撑

提升土地空间承载能力

一是高标准编制实施《汶上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立足汶上县资源禀赋特点,统筹各类空间需求,强化全域、全要素管控,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将汶上经济开发区、汶上化工园区等各类园区应纳尽纳,引导招商引资项目、新建民营企业向园区集聚。

二是积极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强化底线约束,统筹乡镇生态、农业、城镇空间,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构建乡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目前全县已编制完成12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为乡村振兴用地需求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积极落实中心城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努力以高品质规划赋能城市建设,释放高质量空间载体。同时,围绕开发区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开发区规划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前化解空间矛盾,有序引领人、地、产、城全要素统筹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

02

全力争取用地报批

形成项目用地保障合力

一是积极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掌握最新政策和土地报批动态,全力争取用地指标。2024年抢抓汶上县列入省级高质量发展试点县契机,将鲁南高铁连接线工程等9个项目纳入省级保障项目清单,争取省级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633亩,用地指标争取创历史新高。

二是创新土地要素保障机制。探索建立项目用地“指标池”,根据产业项目的资金状况和建设进度,精准配置土地指标,量身定制项目用地保障方案,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建设,有力保障了西曼克机器人、晋工科技、华儒冷链、斯凯奇鞋业等在内的50余个重点产业项目用地需求。其中,斯凯奇鞋业项目是2023年山东省唯一获得省级新增指标保障的重大外资项目。

三是抓好用地报批基础工作。在建设项目选址或项目核准前,对项目的选址地点、用地规模等提前介入审查,主动与发改、经信、交通等部门对接,详细了解项目基本情况和用地需求,建立台账,摸清底数,确保土地要素供给的精准度。科学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根据年度各类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和“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合理确定成片开发范围边界,合理确定征收开发片区的具体用途,划定科学可行的片区面积,编制高质量的开发方案,确保重点项目“应纳尽纳”。

03

高效做好土地供应

助推建设项目落地有力

一是科学编制土地储备计划。深入分析城市发展方向、产业布局和用地需求,充分考虑土地征收难度、资金保障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土地储备规模、结构和时序,高质量编制土地储备计划,确保土地储备计划与城市发展战略高度契合。

二是扎实做好土地出让。完善土地出让前期工作,在土地出让前,认真做好土地权属调查、测绘、评估等工作,确保土地出让条件清晰、准确。严格执行土地出让信息公开制度,通过政府网站、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渠道,及时发布土地出让公告、出让结果等信息,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加强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及时将年内计划开工的项目用地纳入土地供应计划,在规定时限内最大限度压缩土地挂牌出让时间,保障项目快速落地。

三是积极争取土地专项债券融资。谋划打包商服用地申报专项债券,充分发挥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服务全县开发建设的积极作用。

04

注重节约集约用地

挖掘建设项目用地潜力

一是高效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坚持“一地一策、先易后难、综合整治、以用为先”原则,对批而未供土地具体地块,逐年度、逐批次分析原因、研究办法,明确责任主体、处置方式,处置率位居全市前列。如新开发的中玮名门房产项目,利用闲置多年的原县麻纺厂土地打造高品质住宅,既盘活了资源,又有效提升了城市品味。近三年,全县累计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8宗,面积686亩,为新上项目提供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二是探索推行“以地招商”。依托产业招商的发展战略,将批而未供和闲置用地分布绘制成“一张图”,形成“招商地图”,通过挂图作战,引导优质企业优先使用存量土地。

三是创新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改革。合理设置5+X控制性指标(明确容积率、建筑密度、亩均投资强度、亩均产值、税收标准+批后监管协议),实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企业前期手续办理时间压缩70%,降低了企业用地成本,加速了项目落地。目前,全县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比例达到100%,新增工业用地容积率平均达到1.0以上,大大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

下一步,汶上局将紧紧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全力以赴做好对上争取协调,优化规划、报批、收储、供应链条,进一步完善规划“一张图”实施监测系统,强化数字赋能,统筹各类空间开发保护需求,助推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效益的提升,为产业升级、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提供更加坚实的土地要素支撑,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0

下一篇:取消部分道路停车泊位!济宁一地发布最新通告

上一篇:即将启用!济宁一地新增22处交通技术监控设备

网友留言评论(0)
验证码: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