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口村位于汶上县杨店镇西南方向。全村共有756户,3316人,党员73名,耕地面积近4000亩。近年来,该村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项目,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发展路子。
头雁引领谋思路 盘活资源稳起步
村党支部书记贺传平几年前刚任职的时候,庙口村还是一个“空壳村”、软弱涣散村。上任伊始,作为党支部的“领头雁”,贺传平就坚定了“党建引领发展,做大集体经济”的工作思路,通过“四议两公开”的形式,大力开展“三资”清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引领和支部书记头雁带动作用,凝聚班子、赢得民心,各项工作步入正轨。该村将3500余亩土地统一流转,村集体为承包大户提供水、电、人工等周到服务,并收取公共资源服务费30元/亩。同时,利用“三资”清理,实现了村内荒片、坑塘等170余亩收归集体,统一种植高价值作物富硒小麦,制作富硒面粉、面条等农副产品进行对外销售,村集体年增收10万余元,实现了集体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抢抓机遇再出发 支部领办促发展
为实现集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2020年,成立汶上县乾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严格制定合作社章程,村集体以“三资”入股,由村党支部领办,党支部书记兼任理事长,集体来经营合作社项目。该合作社种植金银花、苜蓿草、大青叶等药材作物用于喂养鸡苗,目前,养殖高价值富硒鸡2000余只。村集体坚持走高端路线,主打北京市场,产品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销售,每年销售额可达40余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近20万元。预计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30万元。
蝶变成果大家享 共同致富奔小康
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村党支部将怎样增加村民的收入作为头等大事。合作社首先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等提供就业岗位,同时,村党支部向村民广泛宣传“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动更多的群众入社参股,预计每亩地可实现3000元收入。下步,合作社将扩大种养殖面积500余亩,新吸纳社员300余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实现“1+1>2”的叠加效应。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改变了村集体经济“空壳”状态,打破了过去低层次的增收模式,使强村富民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实现了“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