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关注 > 正文

总投资8.4亿元!济宁市21项普通国省道养护工程圆满收官

10月9日,随着G220梁山北段和S318鱼台西段两项修复养护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至此,2025年济宁市21项普通国省道养护工程全部高质量完工,实现圆满收官。

G220梁山北段

S318鱼台西段

2025年,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分批组织实施普通国省道养护工程21项,总里程338.6公里,总投资8.4亿元,覆盖了济宁市G104京岚线、G105京澳线、S104济微线、S244汶金线等10余条交通主干线,是近年来维修改造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养护工程。4月份在全省公路系统率先启动实施,首批19项养护工程于8月28日顺利完成交工验收。

实施专班管理,提速推进工程建设。面对项目“点多线长面广、工期紧张、交通组织复杂”等挑战,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实施专班管理模式,每个项目均由市公路中心、县局、施工、监理单位抽调专业人员成立工作专班,构建“市公路中心集中管理、县局分级负责、专班督导调度”高效工作机制,通过严格履约考核、倒排工期、加大资源投入等一系列组合拳,抢抓施工黄金期,跑出建设“加速度”。

严格把控细节,锻造安全品质工程。从严从紧抓好质量、安全、环保等各个环节,引入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对工程质量开展独立、客观监督检测,筑牢质量生命线;借助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在关键节点布设视频监控,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施工扬尘实时动态管控,全面提升安全环保施工水平。

资金保障到位,助推工程高效推进。积极对接省交通运输厅、省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全力争取省级资金支持,实现省级资金计量申报率100%,拨付到位率98%,位居全省前列,有效缓解了施工资金压力,为项目高效推进、顺利完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科技引领,绿色低碳养护见实效。广泛应用NRP(无车辙沥青路面改性剂)、聚丙烯长丝针刺无纺土工布、高性能橡胶沥青混合料等环保高效新技术、新工艺,显著提升了路面抗车辙性能,延缓了病害发展,提高了再生资源利用率,为绿色低碳养护积累了宝贵经验。特别是在S318鱼台西段养护工程中,首次应用沥青混凝土就地热再生技术,实现废旧沥青混合料100%就地循环利用,较传统工艺减少了石料开采和建筑垃圾产生,降低了约60%运输成本及90%以上碳排放,绿色低碳效益显著。

今年21项普通国省道养护工程的圆满收官,是落实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战略,推进全市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提升路网服务品质、保障民生出行的有力举措,极大改善了济宁市普通国省道路况水平和行车舒适性,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韧性。下一步,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持续强化养护管理职能,推进公路科学化、预防性、常态化、精细化管养,不断巩固 “畅安舒美”养护成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公众安全便捷出行贡献公路力量。


0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上一篇: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升级搬迁稳推进,门诊接诊不断档

网友留言评论(0)
验证码: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