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政策要求,更高效、更精准的为群众提供护理服务,济医附院积极探索具有医院自身特色的“互联网+护理服务”“附院模式”。在近日举行的启动仪式上,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甘立军,党委委员、副院长张金国出席并讲话,泗水县妇幼保健院、梁山县中医院的代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全体护士长及首批“互联网+护理服务”小组成员,共计300余人参会。仪式由护理部主任李伟主持。
会上,院长甘立军、副院长张金国为首批成立的8个护理服务专科小组组长举行了授“出诊医疗护理箱”仪式。 甘立军在讲话中指出,医院从服务患者,不断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出发,勇于创新,积极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附院模式”。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坚持“一切为了大众健康”的宗旨使命,服务好一方百姓,群策群力,多部门协作,确保细节衔接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不断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附院模式”,为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保驾护航;二是始终坚持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本色,把社会效益放在重要位置,将护理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同时,依托医联体医院的区域辐射,进一步做好护理服务延伸工作;三是充分发挥医院护理队伍立足本职、勤奋务实的优良传统,将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再延伸,做出特色,做出品牌,解决广大患者看病难、看病繁的现实问题,为更多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互联网+护理服务”启动仪式后,举行了首单预约用户入户护理服务活动,护理部在对患者信息进行审核后,派单给经验丰富的造口伤口门诊护士长夏永梅、胃肠外科结直肠/疝与腹壁外科病区护士长李金凤,两位互联网护士携带出诊箱,前往患者家中进行护理治疗。两位护士首先查看患者健康码、行程码,核对患者信息无误后,评估患者病情并告知操作注意事项,规范填写知情同意书,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操作完成后,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详细的健康宣教。患者汪先生是一位70岁的老人,患有直肠癌5月余,因放疗造成放射性皮炎,需间隔三天换药一次,身体虚弱加之子女工作忙碌,前往医院换药成了汪先生一家的烦心事。汪先生的女儿在得知济医附院“互联网+护理服务”正式启动后,她立即通过关注济医附院微信公众号,进入济医附院“互联网+护理服务”系统进行了预约。患者及家属对济医附院提供的上门护理服务表示欢迎,表示为家庭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济医附院“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附院模式”的构建过程,是经过多次调研、论证,综合考虑等各方面因素,探索出的一种依托政府-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新模式。医院成立了“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办公室,下设8个专科小组,根据服务项目共招募366名互联网护士,并组织了培训和考核,形成了20余项全环节的制度、规范、应急预案等。医院信息中心、物流中心、物价管理处等多部门合作,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支持保障,让护士放心入户、让患者接受同质化的护理服务。下一步,医院将积极发挥医联体单位的作用,做好医联体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人员培训、准入工作,以医联体医院为支点,进一步扩大延伸护理服务范围,让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群受益。 “互联网+护理服务”是医院利用注册护士,依托互联网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行动不便或长期卧床的患者群体提供护理服务。目前,济医附院“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已正式上线运行,创新的护理模式给济医附院护理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相信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附院模式”,可以将医院、医联体单位、社区、家庭等有效联结起来,让“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点连成线,线织成面,为更多有需求的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护理服务。
撰稿 : 刘伟
上一篇:济宁市任城区核酸轮检服务告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