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行业发展 > 正文

倚水而兴 儒运交汇“运河之都”

济宁南阳古镇

穿行济宁城区中,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济宁段几经整修,皆用青石垒砌,两岸绿树成荫,杨柳低垂,处处透着江南气息。黛瓦粉墙的砖木结构,清一色的旧式门板店面,每一个檐角,每一块店号牌匾,都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水多灵动,因城多厚重。运河汤汤,浸润着这座倚水而兴的邹鲁之城;船行浩荡,承载起几百年商业兴衰。

“一个制钱的仁义买卖”

行走河岸,仿佛穿过时光隧道,置身于河中舟船穿梭、两岸商贾如云的古代。京杭大运河改道济宁并全线贯通后,作为运河中枢,凡“贸易于两涯三吴者,联樯大舶,必驻济宁”,呈现出商业繁荣兴旺的景象。绵延三百多年的玉堂酱园,就是一支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的儒商代表。

老济宁人对玉堂酱园的记忆鲜活而深刻。“南门外,买卖忙,生意兴隆数玉堂”,这首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民谣,生动记录着这个经历300余年风风雨雨的玉堂酱园昔日的辉煌。

乡下人到杂货店打醋打酱油,往往习惯问一句“是不是玉堂家的”;玉堂的红方腐乳是五分或一毛钱一块零卖的,拿一只碗去买,店家会把腐乳夹在碗里,再淋上些许汤汁;家常炒菜,人们往往喜欢以玉堂黄酱爆锅……这些生活中多年不变的细节,透露着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对玉堂酱园的味觉情感。

4月17日,在位于济邹路1号的现代化的玉堂酱园生产基地里,酱园的工人们正忙着倒翻酱缸里腌制的一个个菜包。“这片酱缸一共有3000多只,公司生产的所有酱菜都是从这些缸里出来的。”玉堂酱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何景春介绍,直到现在他们还保持着300年以来的传统工艺,所以酱菜风味独特。

“运河悠悠连千里,玉堂绵绵三百年”。何景春介绍,玉堂酱园百年品牌发展离不开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济宁成为江北著名的水陆码头,商贾云集。创始人戴阿堂,自姑苏沿运河北上到此后发现:“济宁州、赛银窝,生意兴隆买卖多;南门口枕着运粮河,交通方便行商多”,遂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创建玉堂酱园。

在玉堂酱园文化展示厅内,有两块玉堂酱园金如意葫芦招牌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正反面都有文字:进京腐乳、五香茶干。何景春介绍,根据史料记载,这是为防伪而制作的招牌,共有四块,目前仅剩两块,这招牌就是玉堂信用标志。

济宁受儒家文化影响最为深远,与商业为重的运河文化碰撞结合,产生了独特的儒商文化。清华大学教授陈来曾评价,传统意义的儒商是亦儒亦商,他们受儒家思想的引导,追求对儒家思想的实践。后来的商人,也受过儒家思想的引导,对儒家学派的价值观十分认可并向往,因为儒家思想是指导如何做“人”的,如何做一个“好人”。

玉堂甘于做“一个制钱的仁义买卖”,老百姓只要拿一个铜钱,就能到玉堂买两样小菜,再滴上几滴香油;还出资帮助地方翻修了济宁州和曲阜的书院,让书生有学可上。在乾隆年间经营不景气时,大药材商冷长连正是看中了玉堂的诚信,才敢于向玉堂一次性借出一千两银子。

诚信经营,才得以绵延日久。如今的玉堂酱园,虽然在不断创新和探索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但产品的质量和工艺却始终没有变。“手艺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得恪守‘本分’,不能让老品牌的声誉毁在我们手里。”何景春说。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愿意传承老手艺,酱园创立了技师制度,根据平时表现评选技师,作为玉堂技艺的传承人。技师有等级之分,等级越高,就会享受更高的待遇。

去年,玉堂酱园开设了天猫旗舰店,把现代工艺加入到部分产品的生产中,研究出低盐口味产品。“疫情期间,在产量受限的情况下,线上订单比往年同期翻了一倍。”何景春介绍,如今,玉堂酱园成为山东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玉堂酱园为原型的山东梆子《运河老店》搬上舞台。“我们计划在原厂址上建设玉堂酱园博物馆,让游客通过参观博物馆感受三百年玉堂文化,从中体味千年的运河文化、孔孟文化。”

汶上水脊讲述的故事

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由隋代开凿的永济渠和元代开凿的济州河、会通河连接而成,北连京冀,南通江浙,运河所过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是整个京杭大运河的制高点,号称大运河“水脊”。

治水先治“脊”,千里大运河中,地势高的济宁一直是治理的重点。为了解决大运河水源保证通航,南旺分水枢纽工程自此兴建。工程由戴村坝、小汶河、南旺分水石拨、节制闸共同组成,戴村坝拦截汶河水进入小汶河西行进入大运河,通过分水石拨使水七分向北流,进入漳、卫,三分向南流,进入黄、淮。

《汶上县志》有载,明永乐年间,“尚书宋礼寻胜国会通故道,英献计,导百余泉入汶……”,其中一个“寻”字,可以透露出宋礼和白英相遇的历史巧合。宋礼“虚心访计”,白英“感其延揽之诚,遂与之相形度势”成就了中国治水史上的一段佳话。

历史不复,记忆却永恒。行走在如今的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已经听不到汶水撞击河堤的汹涌波涛声。为了保护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当地在工程原址上建设了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公园发掘总面积4000余平方米,包括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运河北堤、白公祠、潘公祠、白大王庙等遗址,以及大运河南旺枢纽水工科技馆等新配套设施。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集引水、分水、蓄水、排水于一体,是大运河沿线科技含量最高的古代水利工程,代表了17世纪工业革命前世界土木工程和水工技术的最高成就,确保了明清两代大运河连续500多年畅通无阻。它的建成,破解了京杭大运河上水脊难题,引汶河济运河,确保运河全线通航,被后人誉为‘可与都江堰相媲美的治水工程’。”汶上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宋毅说,考古遗址公园的首要任务是文物保护,在此基础上让文物“讲好运河故事”。

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是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运河文化遗产中的闪亮节点,近年来通过在文物遗址保护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规划,文物逐渐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汶上县会通河(南旺枢纽段)和小汶河两处河道,分水龙王庙遗址、运河砖砌河堤、柳林闸、十里闸、寺前铺闸、徐建口斗门、邢通斗门7个遗产点均成功入选。遗址公园内的大运河科技馆和水工模型,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大运河南旺枢纽水工科技、古运河曾经的繁荣景象以及南旺枢纽工程的科技含量,带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大运河自然风貌与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

不仅如此,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打造了特色水体景观,完善了南旺小城镇旅游功能,逐步实施了南旺镇驻地仿古改造,恢复了运河古镇风貌,并建设了南旺枢纽博物馆,还通过沙盘、多媒体、三维动画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将文物史料与高科技巧妙结合,充分利用声、光、电、时空四维科技,全面展现大运河的自然风貌,反映运河历史变迁。

总督署文化街区“动”起来

2019年的夏天,随着一声巨响,位于济宁城区古槐路上的原任城区公安局办公楼轰然倒塌,正式被拆除。就在刚刚拆除的原任城区公安局办公楼附近,古槐路曾经的暖气片厂宿舍下面,埋藏着古代管理、治理京杭大运河的最高行政机构:河道总督衙门。

运河济宁段处于京杭大运河中枢区段,运河开凿和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地形高低悬殊、水源不足,以及黄河决溢造成运道淤塞等重大问题,大部分集中在此。正因如此,济宁所处的地理位置成为治运成败的关键。因为这些特殊性和重要性,济宁段运河常常成为廷议、部署实施工程的重要区域,备受元明清三代王朝的关注,因而把治运最高机构设在了济宁,在重点整治济宁河段的同时,负责对运河全线进行整治和督理。元明清三代的济宁,由此成为运河全线的政治中心。

据介绍,在大运河申遗过程中,济宁曾在河道总督衙门原址进行过局部发掘。2010年夏天,济宁在原济宁一中古槐校区北面的暖气片厂宿舍区,对历史上的河道总督衙门进行局部勘探性发掘,用10余天的时间,挖开了一道长约100米的南北探沟。

在《济宁县志》上,详细地记录了河道总督衙门的具体位置,甚至整个衙门的建筑分布图都有。考古工作者按照《济宁县志》所示,又在宿舍区的西面挖开了一条50余米的探沟。根据《济宁县志》记录的位置,挖开的地方是河道总督衙门的南门所在。

管理、治理运河的最高行政机构,河道总督衙门早在元代就已经存在了,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才下令裁撤。

历经600余年的河道总督衙门,先后有188任河道总督。在山影今年即将播出的重磅作品《大运河》中,仔细挖掘了这些河道总督在济宁任职期间的历史细节。这其中不仅有林则徐曾在此任职164天,也有治河名臣潘季驯一生4次来济赴任。

济宁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杜庆生说,在济宁,人们习惯把河道总督衙门唤作“运河衙门”,这足以体现济宁人对大运河的感情。但作为运河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河道总督衙门因为“藏身”地下,使济宁的运河文化减色不少。近几年有不少运河文化专家提议复建河道总督衙门,使其重新焕发历史的光彩。

如今,这项工作已经提上日程。今年1月,济宁市专门设立了运河文化经济带建设指挥部,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指挥部全力攻坚大运河总督署遗址街区、“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运河水上旅游线路、微山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南阳古镇旅游综合提升工程、大运河南旺枢纽博物馆等6个项目。

目前,大运河总督署文化街区项目已启动,正处于考古挖掘阶段。考古挖掘结束后,这个运河记忆核心将被打造成为最具人气的景点。“去年,我们把太白路沿线的古运河特色夜游购物聚集区(南门口至东大寺段)打造成为一条夜生活聚集带,推出了夜间10元剧场,每周五、周六晚间开放李白纪念馆,并免费为才艺人群提供展演。”济宁市文广新局办公室主任白红波介绍。

0

下一篇:等你来嗨!四大主题十条线路带你“畅游济宁”

上一篇:久等了|白天晚上都好玩,您的“夜游尼山圣境”,请查收!

网友留言评论(0)
验证码: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