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第一快讯 > 正文

好Young济宁 |“非遗+交流”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近年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始终牢记“高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的发展理念。2021年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合作共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外人文交流基地”,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搭建中外青年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交流平台,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齐鲁文化国际影响力。

设置于学校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发展基地”是教育教学重要载体。基地以“儒风运河·百工匠心”为主题,分设“运河文化”“儒家文化”“百工匠心”三个主题展区。学校的非遗馆还设有“礼乐茶社”“鲁西南乐器库”“鲁酒文化馆”“鲁西南传统歌舞戏曲研究室”“梁祝文化研究室”“竹竿巷文化创意集市体验区”“山东大运河文化创意集市”等多个体验互动区。

△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发展基地

学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建设作为基础设施,以书画艺术、古建筑技术、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等为核心的非遗专业群建设为技术核心,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研究与保护、产品研发、课程研发、培养非遗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推进人文交流,挖掘人文价值。学校组织产品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书画艺术教研室教师与相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成立研发中心。

△ 学生在学习古琴技艺

针对传承人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学校进行创意性开发实践,目前已开发泥塑、陶制品、木质雕刻等8个品类;对济宁本地区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和采集,建立济宁地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据信息库。同时,学校积极开展与社会企业的校企合作,探索非遗类文创产品开发路径。

△ 学生在指导下进行剪纸

此外,学校充分发挥地处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优势,在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山东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于2016年起发起并举办了九届国际学生孔子文化节,共吸引了65个国家1150余名外国院校代表及来华国际学生参加。2020年,国际学生孔子文化节项目活动纳入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021年,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山东省教育厅、济宁市政府同意将作为主办单位继续开展系列活动,并更名为“中外青年学生孔子文化交流周”。

△ 2025中外青年学生孔子文化周开幕式

学校作为全国首批由教育部与高校合作共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形成“非遗+人文交流”的模式,搭建教育教学、人文交流、学术研究、产品研发的平台,具有良好的示范性和可复制性,并获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学校“高职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君子人格创新与实践”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在全国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外人文交流基地,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 中外青年学生在大成殿合影

据了解,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将持续深化非遗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建设,进一步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与国际文化交流深度融合,为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来源:海报新闻


0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上一篇:济宁拟新建1所高校!山东省教育厅公示 5 个拟申报高校设置事项

网友留言评论(0)
验证码: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