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第一快讯 > 正文

“数”聚动能 “智”理惠民——济宁智慧城市建设观察

从智慧社区的线上议事高效落地,到街头智能井盖的实时风险预警,再到义务教育入学信息的自动采集校验、景区的客流智能分流……在“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济宁,智慧城市正重塑城市运行逻辑,让治理更精准、服务更温暖。

近年来,济宁市以“济智治”智慧社区平台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为核心,依托“城市一张图”数字底座,全力打造“运河之都·慧治济宁”新名片。目前,全市智慧社区覆盖率达87.6%,归集326万居民信息与188万套房屋数据,6809项政务服务实现“免证办理”。这些成果不仅破解了基层治理痛点,更推动城市管理高效协同与数据融通。

城市智慧大脑

以“精准”提效能,让治理更温暖

智能井盖感知移位、AI识别违规广告、共享单车“绿T”停放监管……在济宁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大屏上,各类治理场景实时流转。一个无形的“城市智慧大脑”,正持续提升治理精准度与响应速度。

济宁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为核心,构建“一网统管”城市治理体系。该平台纵向对接国家、省级系统,贯通全市14个县(市、区);横向联通14个市直单位与14个行业部门,建成业务指导、公众服务、综合评价等10大系统,覆盖城管执法、智慧园林、城市防汛等30多个应用场景,于2023年10月通过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验收并获高度评价。

“这个‘智慧大脑’以‘数据为血、算法为脉’,推动城市治理效能全面跃升。”济宁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平台整合主城区110平方公里白模数据与5.5平方公里精模数据,汇聚87万余个城市部件信息,实现治理要素“一图汇聚、一网统管”。“市区一体化”资源共享既大幅节约治理成本,也实现城市管理事项的源头治理与精准调度。

治理精度最终转化为服务温度。依托全市视联网平台,系统梳理主城区桥梁、易涝点、泵站、商超、河道等重点区域监控,筛选300余路关键视频,形成40余类应急处置预案视图。在园林养护、环卫作业、市容巡查等领域,平台显著提升线上处置效率;民生服务方面,“畅玩济宁”小程序绘制瓜果摊点、夜市分布等“便民地图”,121处“潮汐摊区”规范管理,在“城市秩序”与“灵活就业”间找到平衡,让城市服务更接地气、更暖人心。

“城市一张图”

夯实数字基座,定义治理新范式

当孔庙大成殿游客量接近2000人阈值时,系统立即触发自动预警,周边电子显示屏同步启动客流分流引导。这一场景背后,是济宁“城市一张图”平台支撑。作为城市运行“智慧底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通过汇聚全域时空数据,深刻改变城市治理逻辑,驱动济宁全域数字化转型迈入新阶段。

以“城市一张图”试点为抓手,济宁依托“城市大脑”数据资源,构建全市统一时空数据底座。平台纵向实现市、县两级数据深度融合共享,横向为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生态环保、基层治理等领域提供“一张图”分析决策支持,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通、业务通、治理通”。

“‘城市一张图’平台集成城市三维模型、卫星影像、兴趣点标注、空间测量、数字孪生、决策支持等多项功能,为‘数字强市’建设提供核心时空能力支撑。”济宁市大数据中心数字社会服务部助理工程师高嵩介绍,目前平台已建成主城区约60平方公里精细化模型、300平方公里高精实景三维模型,成功接入“山东天地图”核心资源,完成全市100类、20万个点位数据采集,实现城市管理从“楼级”到“户级”的精度跃升。

通过“市县共建、部门共用”模式,“城市一张图”重点解决过去“系统重复建设、数据标准不一”问题,形成全市统一“时空数据家底”。随着应用场景深化、技术升级和共建共享生态日益完善,“精准、精细、精致”已成为城市运行的鲜明底色。

智慧社区

以“细治”解民忧,让民意直达快办

作为城市运行“细胞单元”,智慧社区是济宁数字化转型关键支撑与治理提升重要载体。每一项社区智慧实践,都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注入“细胞活力”。

“小区出入刷蓝牙卡,还是刷脸?”近日,任城区古槐街道北门社区淮河佳苑小区通过“济智治”平台发起线上投票,社区、物业、业委会组成“三方工作组”,仅用一天时间完成民意征集与决策落地。这是济宁智慧社区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生动缩影。

依托“济智治”议事功能,传统社区议事“流程长、参与难、反馈慢”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平台整合社区基础数据资源,搭载数据筛选、事项到期提醒等功能模块,实时捕捉居民需求,实现“一图知社区全貌、一眼观楼栋详情”。这既为基层工作者减轻事务负担,也推动“小事快办、民意直达”。

北门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副主任李玉姣表示,作为省级标杆型智慧社区,他们上线公共服务、社区安全等7大类、43项便民服务,配套开发居民端小程序,实现社区情况与群众需求自动感知、快速响应。

目前,济宁已建成智慧社区290个,其中5个社区获评“省级标杆型智慧社区”;在教育、医疗、就业、文旅等重点领域,打造了200余个智慧应用场景,显著提升公共服务便捷度与群众满意度。济宁市大数据中心数字社会服务部部长宋彬表示,济宁市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居民在文化、养老、托育、创业等方面多元需求拓展应用场景,构建便民惠民智慧生活服务圈,打造更安全、更便利的现代居住环境,夯实城市转型“基层根基”。

来源:济宁日报

0

下一篇:速递!教育部公布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上一篇:济宁高端农机产业推介会在武汉举行

网友留言评论(0)
验证码: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