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第一快讯 > 正文

助学精准发力!济宁市发布2025年招生与资助政策

8月22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宁市2025年中考、职普融通以及学生资助相关政策,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省市教育大会精神,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推动了教育强市建设“走在前、勇争先”。2025年中考全市“初升高”比例达到71.3%(2023年51.9%),其中公办高中录取占比79%(2023年72.3%),职普融通试点学校增加到15所、3610人。通过高中学位扩增、职普融通改革和教育质量提升极大缓解了家长的教育焦虑。全面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政策,2024年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共资助困难学生64万人次,资助金额10.6亿元。2025年春季学期,我们严格落实了高中阶段助学金提标扩面政策,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300元,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覆盖面由两个年级提高为三个年级,新增提标扩面资金701.47万元,确保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当前济宁教育正处于筑峰起势、系统跃升的关键期,全市教育系统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这一主线,统筹推进“立德树人、优质公平、以教兴城、改革创新、铸魂强师”五项重点任务,着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提升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推进济宁教育全面跨入全省第一方阵。

一是以“八大体系”建设为重点,聚力攻坚求突破。固本铸魂思政教育体系,公平优质基础教育体系,五育融合人才培养体系,职普融通、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素质优良教师队伍体系,互联互通智慧教育体系,高效联动教育治理体系,多元共治校园安全防控体系,这“八大体系”建设是今年全市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建优建强“八大体系”,推动济宁教育从“有学上”“上好学”向“学得好”“考得好”的华丽蝶变。通过推进“育人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服务支撑能力、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教育满意度”六个方面助推济宁教育全面跨入全省第一方阵。

二是以试点任务为牵引,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目前济宁市承担着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山东省产教融合等多项试点,济宁市教育局将持续加强指导推动,紧盯形成标志性成果的目标,指导承担任务的科室、单位深入研究,在机制创新、政策突破、模式构建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及时总结具有首创性、示范性的“济宁经验”,真正把试点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以教育评价改革作为重要牵引,积极推动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落实落地,创新评价手段,采取建构指标体系、迭代评价模型、探索实施路径、强化结果应用等措施,加快构建“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学校评价体系,健全“五育并举”的学生增值性评价机制,完善有利于教师潜心育人、静心治学的制度环境,重构教育生态。

三是以整改整治为抓手,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是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济宁市教育局将全面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把干部监督抓在日常、管在经常、严在平常,以钉钉子精神抓好管党治党任务落实。持续推进以教育系统群众高度关注的校园食品安全及膳食经费管理、学校工程建设等热点问题为“小切口”,切实整治教育领域存在的顽瘴痼疾,促进行风清朗、政风清明、校风清净、师风清正,护航“清廉学校”创建,推动建设优质教育环境,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为教育强市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来源:济宁发布


0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上一篇:环比上涨0.4%!7月份山东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

网友留言评论(0)
验证码: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