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现代都市区,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培育强劲增长极的关键之举,更是提升城市能级与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济宁,立足资源禀赋与发展实际,以要素协同配置为抓手,以融合发展为路径,正全力书写着共建现代活力都市区的新篇章。
今年以来,济宁市以都市区一体化为引领,持续提升城镇化水平,推进交通互联互通,全面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精致优美城市,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更具品质、更有温度、更加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交通先行筑基石
一体发展加速度
当下,京杭运河特大桥建设现场热潮涌动,两座高90多米的“A”型主塔分立京杭运河两岸,形成隔岸相望之势。作为邹城至济宁公路项目(济邹高速)的控制性工程,京杭运河特大桥全长5.667公里,主桥长466米,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目前,该特大桥已经进入到了合龙前的最后冲刺阶段。
邹城至济宁高速项目路线全长61.99公里,起点位于邹城市香城镇,与京台高速枢纽互通连接,途经邹城市、微山县、太白湖新区、任城区、嘉祥县,终点位于嘉祥县金屯镇,与济徐高速枢纽互通连接,并顺接在建济宁至商丘高速公路。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贯穿济宁东西的交通大动脉,不仅能完善全省高速公路网布局、优化区域路网结构,更将成为西部经济隆起带内部联系的快速通道,为县市区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济邹高速项目办总工程师王瑞强介绍,目前,济邹高速项目路基工程已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97%、路面工程完成60%、桥涵工程完成96%。通车后,该高速将连接济徐、济微和京台高速三条高速,不仅能缓解济宁南二环的交通压力,还将和济微、济徐、日兰三条高速形成环城高速闭环,成为全省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连接线。
在济宁大地上,交通建设的热潮不止于此。济宁鲁南公路工程公司济商高速济宁段二标项目部项目经理韩旭介绍,该标段已全部完成路基、桥涵工程,正有序推进路面上面层以及交安附属设施的施工。济宁至商丘高速公路(济宁段)主线长45.06千米,是省“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布局,成为连通鲁南经济圈、促进鲁西南地区与鲁中地区沟通互联、快速出省的重要通道,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邹城至济宁高速、济宁至商丘高速嘉祥至金乡段、济南至微山高速(北段)、郓城至鄄城高速4条高速公路将建成通车,届时,全市高速公路里程将突破600公里,形成主城区绕城高速环线。
立体交通织密网
城市脉络更畅通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血脉,更是市域融合的先行官。近年来,济宁市锚定都市区一体化交通先行任务目标,一批标志性项目相继落地:日兰高铁呼啸而过,大安机场架起空中桥梁,崇德大道贯通城乡,济微高速北段、济广高速改扩建工程顺利投用……如今,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99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四纵三横”高速网全面形成,邹济高速、济商高速等重点工程高效推进;G327连固线曲阜至任城段等改扩建项目相继竣工,“九纵六横六联”干线网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农村公路建设同样成果丰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98万公里,涉农乡镇和县城间均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通达,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硬化路率、三级物流网点覆盖率均达到100%,为乡村振兴铺就了康庄大道。
内河水运领域,济宁充分发挥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优势,建成全省首条二级航道,2000吨级船舶、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长江,通航总里程和高等级航道里程居全省首位。梁山港区、主城港区、微山港区三大亿吨级港口群建设全面提速,龙拱港等现代化内河港口相继投运,济宁加速向“通江达海、港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港口城市迈进。
航空与铁路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济宁大安机场执飞航点已达33个,航线网络持续优化,成为鲁西南重要交通枢纽与对外开放新窗口。铁路营运总里程达836.7公里,高铁直达城市圈不断扩容。目前,以京九、京沪、新石、瓦日铁路为支撑的“两纵两横”普铁干线网全面成型。由京沪高铁、日兰高铁及在建雄商高铁、济枣高铁组成的“三纵一横”高速铁路网正在全速构建,基本实现2小时直达北京、3小时通达上海的高铁通道,为鲁南经济圈与京津冀、长三角两大城市群的要素流动架起“黄金通道”。
城市更新赋新能
宜居宜业展新颜
城市更新是提升品质、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更是市域融合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2025年,济宁市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任城运河记忆、济宁高新区洸河印象等20个城市更新项目为抓手,对城市的老旧街区、城中村、棚户区等进行改造升级,让城市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邹城铁合金公园城市更新项目探索工业遗产再利用新模式,采用“保留工业记忆、多元优化、微介入”的更新理念,打造集城市展厅、遗址公园、市民广场于一体的休闲文化空间,融合商业街区与工业文化创意主题公园等业态,在重塑历史记忆中激发城市活力;微山运河湾城市更新项目以“微更新+业态融合”为核心,精心打造1.8公里运河生态廊道,新增3.2万平方米滨水绿带,对废弃工业遗存“修旧如旧”,引入文创设计、艺术展览等新兴业态,建成首个大运河博物馆,融入非遗展演等场景,成为大运河文化新地标。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济宁市还注重老旧小区的改造。改造中,济宁市在改造中既修房屋、完善设施,更重环境美化,为小区新增停车位、健身设施与绿化景观,显著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同时,引入物业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改造后的小区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
小城镇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节点,在市域融合中发挥着关键纽带作用。2025年上半年,济宁市推动9个省级小城镇创新提升试点,通过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发展特色产业等措施,增强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与发展活力,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发挥比较优势,形成整体合力。立足新起点,济宁市正以都市区融合发展为牵引,持续构建鲁南经济圈创新发展引领区。
来源:齐鲁晚报济宁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