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第一快讯 > 正文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新篇章—围绕"产业"向上攀登 立足"制造"强市富民

产业,是区域发展的动力之源。纵观济宁的改革发展历程,产业始终是一条耀眼的“金线”。近年来,济宁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把制造强市建设作为发展首位战略,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19条产业链,深入开展“干部助企攀登”活动,聚力构建制造业“高端化集聚、智能化提升、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新格局,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培优育强、重大项目建设、科技创新驱动不断取得新进展,制造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济宁市新培育省级及以上瞪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800余家。

新老产业同步提升

“数实结合”面向未来

山推股份率先开展“5G+工业互联网”试点应用,成功打造全球首台5G无人遥控推土机,推出多套“智慧施工”一体化解决方案;浩珂科技对生产线进行数字化改造,44台织布机通过互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实现平台自动化排产,订单和设备自动匹配,设备能耗减少5%、材料消耗减少6%……近年来“数字转型”成为新型工业化体系建设的主旋律,济宁市全面开展“智改数转”行动,凝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推动1029家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

强化基础设施支撑,成功创建国家级“千兆城市”、国家级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2023年新建5G基站2608个、累计建成15023个,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达到70%。建成省级标识解析二级节点2个,鲁南算力中心项目正加快推进。加快园区载体培育,建成省级数字经济园区11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2个、市级数字经济产业园15个。加快企业培育,2家企业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5家企业获评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36家企业入选省级智能制造名单,232家企业入选省级“晨星工厂”。壮大核心产业规模,聚焦4个核心产业,分类施策聚力培育,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立鲁南数字化改造服务商联盟,招引落地服务商20余家,“一业一策、一县一策”开展数字化改造对接和免费诊断活动,累计推动实施数字化改造企业超1000家。

2024年,济宁市将加速开展数字化转型引领行动、深入实施“智改数转”工程,建设一批数字化产品、数字化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推动1000家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培优工程,积极引入浪潮云州、海尔卡奥斯、蓝海、橙色云等省内国家级“双跨”平台,搭建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共享平台,培育一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推进工业园区、重点企业5G网络全覆盖,提升5G网络质量,全年新开通5G基站1500个,加快太白湖鲁南算力中心、嘉祥鹏博士算力中心建设,推动高新区华付算力中心尽快落地。全力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施集成电路“强芯”、机器人产业“补链”、汽车电子“支撑”、智能终端“扩量”、光伏锂电“聚能”、先进软件“三名”六大工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720亿元。

“链”上发力提质升级

助力企业向上攀登

山东诺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是微山县一家研发生产立井提升与运输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随着订单增加,‎企业生产‎岗位员工短缺,面临着订单交付延期的难题。驻企干部了解这一情况后,在微山就业、济宁就业人才网、微山贴吧和个人朋友圈等,多渠道发布企业招聘信息,成功为企业招聘专业技术人员2人,销售1人,电焊工数十人,切实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这是驻企干部精准制定帮扶措施、破解企业发展难点的生动写照。2023年,济宁市实行“1+7+7+13”指挥部作战机制,选派1629名驻企干部点对点服务892家攀登企业,帮助企业谋划思路、破解难题、争取政策,指导企业制定年度攀登计划,明确“攀”的目标、“登”的路径,建立攀登目标、实施项目、创新创优、企业上市、产业链协同配套、问题诉求“六个清单”推进机制,全面掌握每家攀登企业运行状况,预研形势机遇,克服困难障碍,确保完成既定攀登目标。大力实施企业梯次培育工程,推动要素资源向攀登企业集聚。全面实施“重大项目引领、技改项目提质、新上项目扩量”三大行动,不断培育一批投资金额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作为突破点、增长极。高规格举办全国2023年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完善优质企业培育体系,优选1150家企业建立培育库,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投资、上项目、扩产能、勇创新,支持更多优质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2023年,济宁市新培育省级及以上瞪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800余家,43家规下攀登企业升规纳统成为规上工业企业;攀登企业中培育龙头企业达到7家,领军企业达到7家,骨干企业达到40家,高成长企业达到366家;攀登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1%,高于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增幅2.61个百分点。

企业“组团”发力,产业“组链”发展。全力实施产业链提质突破行动,聚焦19条核心产业链,先后邀请6家机构、128名专家学者进行了调研论证,制定发展“全景图”“路线表”,生成延链补链强链项目416个,强力布局实施,产业链竞争力和能级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步建立“重点项目库+产业专家库”,邀请参与论证的机构和专家学者持续跟踪、把脉定向、指点迷津,助力济宁市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邹城矿山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智能机械装备集群入选首批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阳光雨露”润养发展

一个“数字人”专属码,让济宁电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物资储备库项目实现了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手续的“两证齐发”。在济宁市高新区,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全周期数字化服务,为物资储备库项目减少了规划施工许可申报材料8份,节约审批时间16天。

营商环境是滋润产业发展、保障项目建设的“阳光雨露”。2023年,济宁市全面优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四大环境”,不断释放机制体制改革红利,全力培塑“好客儒乡·宜商济宁”营商环境品牌,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建成“济宁市助企攀登服务平台”,建立企业问题诉求“直通车”制度,问题诉求实行台账入库、分级办理、限期销号、闭环管理。强化“日用电”监测,建立“日监测、周快报、月分析”用电监测机制,每天列出生产用电异常企业清单,提出针对性帮扶措施,全力解决企业难题。加强企业原材料采购、产销存、物流运输等情况的监测,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

推进产业链协同配套。围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进产业链企业协同配套,召开“济宁能源发展集团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配套专场对接会”等专题推介路演活动,收录637家攀登企业962个优质产品纳入《济宁市攀登企业优质产品推介目录》,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对接活动,帮助企业精准匹配上下游产品、技术,实现市域内分工协作、产业协同、发展协力。2023年共开展产品推介会、座谈会等专题推介活动21场,全市503家企业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金额63.3亿元。

提升资源要素保障效率。深入贯彻落实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素资源保障十条措施》,强化政策宣传贯彻,加大力度统筹解决土地、人才、资金、能源、环境容量等要素制约,提高各类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为企业优质发展、项目投产达效提供强力保障。2023年,协助企业引进各类人才3.13万人,新增土地指标2.7万亩,为攀登企业新发放贷款339.31亿元,兑现省级及以上企业扶持资金2.97亿元,兑现市级企业扶持资金3.93亿元,高成长性企业发展基金累计到位2.87亿元、吸引撬动社会资本形成投资规模11.18亿元,市级技改基金累计落地投资1.66亿元,市担保集团累计批复高成长性企业融资担保额度43.16亿元,有力保障了企业健康发展。

全力营造浓厚发展氛围。召开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隆重表彰318名先进个人、222个先进集体,在全市营造了“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增强企业家获得感和荣誉感,提振企业家抓创新、抓发展的信心决心。加强企业家队伍培训,“量身式”制定企业家培训计划,全年开展专题培训班18期、培训2198人次;制发《济宁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和2023年工作要点》,在人才建设、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等方面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形成“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发展氛围。

跑出制造强市“加速度”

■刘太福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韧性所在、底气所在、信心所在!

近年来,济宁市坚持把制造强市建设作为发展首位战略,连续三年召开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持续深化“干部助企攀登”,“231”先进制造业集群营收,工业新上和技改项目,新培育省级及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企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等,都实现大幅增长。同时,一批过百亿、过50亿项目签约落地,招引项目质量、能级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我市制造强市积厚成势,制造强市步伐越来越坚定、底气越来越充盈。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制造强市建设是济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济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2024年,我们要把制造强市首位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大抓产业、大抓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坚决走好制造强市之路。我们要加力突破科技创新和工业技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力突破工程机械、集成电路、绿色能源等19条核心产业链,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稀土和碳材料、工业母机和未来产业,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加力突破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打造鲁南算力中心;加力突破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年内再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在制造强市建设上只争朝夕、快马加鞭,在新型工业化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我们定能让济宁在高质量发展中动力澎湃、突围奋进。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制造业是济宁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我们要乘势而上、勇毅笃行,凝心聚力、奋勇争先,强力攻坚制造强市建设,更大力度构建高能级现代产业体系,跑出制造强市“加速度”,不断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迈出铿锵步伐。

来源:济宁日报


0

下一篇:2026年9月有望通车!雄商高铁梁山站4月正式开工

上一篇:加速项目建设!济宁市召开济枣高铁建设推进会议

网友留言评论(0)
验证码: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